推广 热搜: 供暖  节能降耗  兰州市  北京  2018暖通展  兰州  集中供热  地热  地源热泵  燃气锅炉 

碳纤维电地暖的知识与认识

   日期:2015-01-31     浏览:465    评论:0    

碳纤维发热地板

根据其碳材料的固有特征,又兼具有纺织材料的多孔及任性、多面性,经两端加压导电,使电能迅速转化为热能,通过远红外线辐射散发热量,达到取暖效果,这就是碳纤维电地暖的工作原理。碳纤维电地暖与普通电地暖有本质的区别,普通电地暖是依靠电阻丝而发热,并以传导的方式传导热量,缺点是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转化率较碳纤维电地暖低。
2什么是碳纤维碳纤维是由有机纤维经碳化及石墨化处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碳纤维的微观结构类似人造石墨,是乱层石墨结构。碳纤维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它的比重不到钢的1/4,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抗拉强度一般都在3500Mpa以上,是钢的7~9倍,抗拉弹性模量为230~430Gpa亦高于钢。因此CFRP的比强度即材料的强度与其密度之比可达到2000Mpa/(g/cm3)以上,而A3钢的比强度仅为59Mpa/(g/cm3)左右,其比模量也比钢高。材料的比强度愈高,则构件自重愈小,比模量愈高,则构件的刚度愈大,从这个意义上已预示了碳纤维在工程的广阔应用前景。
3碳纤维
电地暖的原理其工作原理是在电的引发激励下,通过碳分子团产生“布朗运动”,由碳分子间的互相撞击和摩擦从而产生热能,生成大量的红外线辐射,其电能与热能转换率达98%以上。
4碳纤维
电地暖构成碳纤维地暖系统由四大子系统构成:发热系统,保温系统,控温系统,电路系统。
“发热系统”的主要核心发热部件为碳纤维长丝发热体;
“保温系统”的主要材料为聚苯乙烯挤塑板。保温系统的作用是杜绝碳纤维
电地暖所产生的热量向地坪方向的流失,并强制热量向室内传递;
“控温系统”的主要部件为电
采暖温控器。温控器通过感应采暖室内环境温度的变化,来控制碳纤维电地暖所提供的热量。合理的采暖温度的设定可大大提高系统的有效工作效率,并减少能耗;
“电路系统”由电源管线等安装辅材组成。
5碳纤维
电地暖的优势众所周知,低碳环保已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营造一个低碳的生活环境,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更是为了造福后代。民用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需要消耗大量煤炭,煤炭在燃烧过程中要释放大量的灰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污染大气。特别是在冬季采暖时,往往使污染地区烟雾弥漫,这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污染源。冬季采暖是否能做到低碳采暖,成了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在众多采暖方式中碳纤维长丝发热成了低碳采暖的先行者,碳纤维电采暖都有哪些低碳的表现呢?
(1)低碳转换:碳纤维电
采暖的热转换效率高。
相对于传统
采暖方式,碳纤维电地暖所采用的碳纤维长丝发热远红外电地暖供暖系统的热转换率高达99%以上,大大减少转换及传递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2)低碳能源:碳纤维
电地暖能源的清洁、可再生
相对于煤炭、天然气、木材等
采暖能源,电能作为一种最有发展潜力的采暖能源,正随着以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的兴起而蓬勃发展。而新能源所提供给人类的电能是清洁的、可再生的,是真正的低碳甚至“零”碳能源。
(3)低碳生活:符合人体功学设计,
舒适与智能化
相对于以空调、暖气片、散热器为代表的点式供暖系统而言,以碳纤维
发热电缆为代表的线式、面式供暖系统,十分契合人在活动空间足暖头凉的宜居需要。具体来说:碳纤维电地暖是通过在碳纤维两端施以电压,释放远红外波的方式,通过与人体水分子的共振产生热量从而让人感到暖意,这种独有的加温方式,让人感觉室内温度均匀、清新、舒适静音,而且没有传统供暖产生的干燥和闷热,也不会因气流引起室内浮灰。碳纤维远红外电地暖承接家装地暖、畜牧电地暖、管道保温、屋顶融雪等地暖工程。
(4)低碳排放:实现了废气等污染的零排放
相对传统
采暖方式,使用电能作为采暖能源,不需要建锅炉房、储煤、堆灰、管网等设施,节约了土地,不产生废气、废水、废物等污染物,从而废气等污染的排放直降为零。
(5)低碳经济:有力推动建筑节能及低谷电力的利用与创收
碳纤维
电地暖供暖系统的使用,是以建筑节能为前提。因而,这一新兴采暖方式的大力推广和普遍使用,直接地推动了国家65%的法定建筑节能标准的严格检验与落地执行,并由此推动了中国低碳建筑的发展。
而且我国的电力分配很不均匀,有的地区电力充足,有的地区电力贫缺,大城市及工业区白天电力不足,晚间电力过剩。现在很多城市都制定了用电政策,实施峰谷电价,这对使用碳纤维
发热电缆电地暖系统来采暖起了推动作用。


来源:佛山市暖万家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陇ICP备2021001333号-1
 
ft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2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