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供暖  节能降耗  兰州市  北京  2018暖通展  兰州  集中供热  地热  地源热泵  燃气锅炉 

探讨|供暖行业特点和供热行业发展趋势

   日期:2019-10-31     来源:知乎    浏览:839    评论:0    
核心提示:供暖,不仅关系民生,也关系到能源消费、污染物排放乃至蓝天白云。因此,认真研究城乡供暖发展战略及其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供暖,不仅关系民生,也关系到能源消费、污染物排放乃至蓝天白云。因此,认真研究城乡供暖发展战略及其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供暖行业的特点

供暖和供热,常出现在文章或政府文件中,事实上这两者是有差别的:

 

热是科学词汇,热力是可以计量的,热力生产和消费,是统计中使用的术语;

而暖是人的感觉,既有物质层面的,如供暖、屋里暖和,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如给群众送温暖,嘘寒问暖等。

 

因此,供暖是一个具有文学色彩的词汇。直白地说,供暖的对象是人,实际上是给“房子”供热,创造一个“温度适宜”的空间。

 

过去,在供暖条件不允许的农村,天冷时农民会向熟人或朋友发出 “到屋里暖和暖和”的邀请,这也是对“供暖”内涵的准确概括。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黄河以南地区冬季是否需要供暖、南方夏季是否要用空调等问题,也常见诸于媒体或论文。

 

本质上,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抵抗严寒和高温的能力在下降;创造一个“温度适宜的空间”,让人们体面地生活和工作,已经摆上议事日程。

 

从经济学角度看,城乡供热工程具有准公共物品性质,即一家企业在一个城市建设了供暖管网等设施,就不必另行建设,即供暖工程具有排它性或自然垄断性特点。供暖企业也希望已建的供暖工程得到最大程度的使用或分享,即城市供暖工程的使用具有非排它性。这两点正是准公共物品的基本特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推进供暖的市场化,并不完全是一个准确提法。

 

准确的提法应当是:应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作用。

 

供暖是一个局部性问题,是寒冷地区居民的生存需求,即在地球一定维度以上的城乡要为居民提供供暖服务。南方地区居民夏季用空调,则属于生活条件改善型的需求。将两者综合起来,城乡居民的冷暖需求则属于全局性问题。

 

提供供热服务是局部性问题,即一个城市的供暖只能在该城市范围内考虑并解决;由于热的传导性,很少有跨区域远距离铺设供热管道的。

 

中国供热信息网了解到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技术进步及经济社会发展,供热成为现代化城市的公用市政基础设施之一,是一项民生工程,关系到居民冷暖(生活质量)、能源消费、污染物排放等方面,越来越得到我国政府与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我国城市集中供热事业发展迅速,初步完成了从分散的小锅炉房供暖,到集中供热、热电联产的转型升级。我国北方城市供热是以热水为主,以民生改善为出发点,实现了集中供暖的规模效应。

 

到2011年,全国集中供热面积47.38亿平方米,占城镇建筑能耗的52%。2015年,我国城市集中供热蒸汽量约5.8亿吉焦,热水供热总量约2.89亿吉焦,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的销售收入1557.12亿元。

 

另一方面,供热行业具有高能耗、高排放、高投入、低效率的“三高一低”特点。据有关研究,我国北方城市供热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三分之一;城镇单位建筑面积供暖能耗是同纬度国家的二至三倍。

 

一到春冬两季,我国东部一些地区雾霾天气频发,2013年、2014年尤为突出,覆盖面积大、影响范围广、延续时间长,老人和儿童的呼吸道疾病增多。

 

供热行业效率低不仅是能源利用效率低,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低。部分省会城市的热力公司运营非常困难,成了供热行业的最大痛点,也是供热改革需要避免的问题。

 

供热行业的发展趋势

安全、舒适、绿色、低碳、智能等应成为供热的发展方向

安全,是人的生存需求;低碳,本质是提高供暖效率;绿色,是供暖行业转型发展方向;智能,是利用信息化提高供暖水平。供热节能减排,应作为我国推动建筑节能、绿色低碳建筑发展的工作重点之一。

 

安全

 

安全是人生存的基本条件;保证供热安全,是政府和企业提供的准公共物品的基本要求。供热管道、水管破裂等应当避免;一些农村偶尔出现的“烤火”煤气中毒,必须全力防止。安全是所有供暖方式的重要前提;对一些新型的供暖产品和设备,国家应当出台和实施相关的安全和健康标准,并成为企业准入和运营的必要条件。

 

舒适

 

集中供暖,在满足适宜的室内温度环境、解决生存需求方面有明显优势;但在改善性需求、提升生活质量方面,难以适应居民舒适化、个性化需求。随着南方分户式供暖方式的不断兴起,带有舒适化要求的供暖消费需求将会持续增加。

 

绿色

 

现行供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也将供暖行业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供暖绿色化,重点是降低污染物排放,以增加“蓝天白云”的天数。削减煤炭、特别是散煤的使用,降低供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低碳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社会发展面对的共同挑战。减少供暖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热岛”效应,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提高能源效率,增加低碳能源使用,推进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是供暖低碳化的重点。

 

智能

 

智能化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供暖行业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建立智能供暖系统,通过网络平台实时监控和调度供暖区内交换站运行,依据用户状态信息、室内外温度乃至气候等因素自动完成室内温度调控,实现供暖智能化是大势所趋。

 

建立适合国情的绿色供暖供应链

加强城市供热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既是发展趋势,也是供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推动供热行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需要城市管理者的素质和综合协调能力,需要精细化管理的规则、技术、信息化的协同推进,需要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加以统筹协调,“单兵”突击可能起不到预期效果。

 

加强供暖各环节管理

综合平衡热源,在保证供热前提下,以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环境友好、公众接受的方式,优化热源配置,提高供暖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

 

  • 调查研究可以用于供热的能源家底,包括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地热、核电等新能源,垃圾焚烧、工业余热等低品位热能以及电、热水等二次能源;

 

  • 优化供暖方式,包括集中供暖 (按照末端设备可分为散热器采暖、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等方式)以及中央空调采暖(办公楼),分户壁挂式燃气采暖、电热膜供暖等。
     
  • 发展供暖服务业,利用“互联网+”,采用一切可行技术,在供热综合管理平台上优化配置各种供热源,实现将供暖区的供需平衡,以尽可能少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满足城乡居民的热需求。

 

一个舒适的室内温度环境,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在供热法规、政策、规制、监督管理等方面,发挥调控作用。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陇ICP备2021001333号-1
 
ft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2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