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明确规定:冬季采暖温度16-24℃,湿度30%-60%,符合这个标准的室内温度就是舒适的室内温度。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中规定了宾馆住院部全年22℃,商场门诊楼全年18℃,办公教学楼上班教学时间20℃。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对室内采暖设计温度做了明确的规定:设计采暖时,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确定,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易采用16-24℃;辅助建筑物及辅助用室的温度中浴室≥25℃,更衣室≥25℃,办公室及休息室≥18℃,食堂≥18℃,盥洗室及厕所≥12℃。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10规定,“冬季热环境设计计算指标应符合,卧室、起居室室内设计温度应取18℃”。
“2002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示范小区规划设计导则”中的室内环境质量标准项,规定冬季采暖地区室内温度为16~21℃。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健康住宅”的标准中对室温的规定,全年室内气温保持在16~28℃。
室内温度:集中式采暖居室中央1.5米处气温的适宜范围为16~20℃。分散式采暖居室中央1.5米处气温的适宜范围为13~17℃,任何地区的冬季室内温度均不得低于13℃。比图中略低。
垂直温差:指居室中央地面以上0.1米处的气温与距地面以上1.5米处的气温之差。垂直温差过大,会使足部温度下降,体温调节紧张,不利于健康,一般垂直温差应小于3℃。
水平温差:指居室内1.5米处各点的气温之差。一般在门口、窗口、走廊等处气温偏低、房间内的水平温差过大容易使人受凉,水平温差以不超过2~3℃为宜。
总结一下舒适室温分部为:室内温度从地面像上逐渐降低,且同一高度温差小。
温度不是越高越好,当温度低于12℃时,80%坐着的人感到冷,活动着的人有20%以上感到冷,卫生学将12℃作为建筑热环境的下限。
如果室内温度长时间过高,会影响人的体温调节功能,引起体温升高、血管舒张、脉搏加快、心率加速,人就会神疲力乏、头晕脑涨、思维迟钝、记忆力差。同时,由于室内外温差悬殊,人体难以适应,容易患伤风感冒。
如果室内温度过低,则会使人体代谢功能下降,脉搏、呼吸减慢,皮下血管收缩,皮肤过度紧张,呼吸道粘膜的抵抗力减弱,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可能会引发老年人心脏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心绞痛或者心梗。小孩可能会上呼吸道感染、手足口病、腹泻等等。
因此,科学家们把人对“冷耐受”的下限温度和“热耐受”的上限温度,分别定为 11℃和32℃。另据国内外有关卫生部门的研究结果,当人体衣着适宜、保暖量充分且处于安静状态时,室内温度20℃比较舒适,18℃无冷感,15℃是产生明显冷感的温度界限。
本着提高生活质量,满足室温可调的要求,建议以居室内功能区域不同设置温度:
室内设计温度 18℃-20℃
卧室、起居室设计温度 20±2℃
厕所、门厅、走廊设计温度 18℃-20℃
体感温度与实际环境温度有出入,体感温度是指人体感受空气的温度,受风、湿度、日照、衣服颜色的影响。根据国内外的实验,夏季,人们感到最舒适的气温是22—25℃,冬季是18—22℃。人体总要保持体温恒定。
空气湿度每增加10%,人体感受到温度会降低1℃,长江流域冬天湿度平均75%(北方只有25%)。因此,南方6.5℃,人体感受到的温度却是2.5℃,这一种阴冷、湿冷,比北方干燥的冷更难受。
最佳生活温度
婴儿沐浴最佳室温18-25℃,水温36-38℃;
冷水浴的温度为18-20℃;饭菜的温度30-42;
饮水时的温度为30-40℃;泡茶的温度为70-80℃;
阳光浴的温度为15-30℃;居室温度保持在20-25℃;
洗澡水的温度为37-44℃;洗脚水的温度为38-43℃;
面包的温度为75-99.974℃;衣服的温度为36-60℃;
穿衣保持最佳舒适感时,则皮肤的平均温度为33℃。
使用地暖时空气温度设置在20-22℃的占大多数。设置一样的温度,不同房屋热负荷不一样,不同地暖保温性不同,每个人温度需求不同,体感温度也不一样。
影响地暖温度的主要因素:
1、地暖系统设计
2、地暖盘管路数、间距
3、回填层厚度
4、地面装饰材料
5、盘管水垢(是否定期清洗)
6、保温层效果
7、建筑热负荷(保温性)
8、供水温度和压力
对于北方集中供暖的暖友来说,受供热水温和压力影响最大。对于南方自采暖的家庭来讲,受盘管水垢、保温层效果、建筑热负荷三个因素影响最大。